云拓 | 科技与产业创新生态平台

云拓,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与产业创新生态平台,围绕云拓智库、云拓奖、云拓数据、云拓实验室、云拓资本、云拓指数六大核心业务,构建涵盖行业研究、奖项评选、数据分析、技术转化、资本赋能、影响力排行的全方位服务体系。依托全球科技与产业数据,云拓以“洞察趋势、赋能创新、驱动未来”为使命,推动科技成果落地、促进产业升级、助力资本精准对接,帮助企业、投资机构与决策者把握行业趋势,引领未来创新发展。

英伟达发布新一代AI芯片Blackwell,掀起算力革命

  • 2025年04月08日
  • 529

2025年318日,在备受瞩目的英伟达GTC开发者大会上,CEO黄仁勋亲自揭晓了下一代AI芯片——Blackwell。这款芯片以科学家David Blackwell命名,是英伟达继Hopper架构后的又一次划时代飞跃。

Blackwell芯片的核心参数令人瞩目:高达2080亿个晶体管、集成先进的Chip-on-Wafer-on-Substrate(CoWoS)封装技术,单卡算力突破20 petaflops,能效比较上一代提升约2.5倍。在训练大模型、执行推理任务、支撑多模态AI等场景中展现出惊人优势。

黄仁勋在发布会上表示:“AI正从研究进入全面部署阶段,我们正迈入一个以Blackwell为核心的新计算时代。”据英伟达披露,OpenAI、Google DeepMind、亚马逊AWS和Meta等已成为首批合作伙伴。

Blackwell不仅在硬件层面突破,其系统级支持能力也被大幅增强。例如,Blackwell支持规模高达10万GPU的分布式训练集群,并集成最新NVLink 5互联架构,使得多卡协同效率大幅提高。

 

云拓视角:从芯片到基础设施的跃迁

云拓平台认为,Blackwell的意义远超芯片性能的跃升,其所引领的是全球AI基础设施范式的更新换代。从技术层面看,Blackwell进一步缩小了AI训练与推理之间的性能鸿沟,使得“训练即推理”的计算模式成为可能,加速了AIGC模型在终端落地的节奏。

此外,Blackwell所构建的硬件生态正在倒逼云服务商和超算中心更新部署逻辑。传统以CPU为核心的计算架构已无法满足大模型的实时响应需求,而Blackwell则成为推动AI原生数据中心(AI-Native Datacenter)建设的关键加速器。

从全球竞争格局看,Blackwell不仅是英伟达的技术强音,也对全球AI芯片市场构成了深远冲击。其集成度和软件栈优势将为英伟达锁定更多生态合作,而这也意味着中国本土AI芯片厂商必须在垂直领域应用和自研软硬协同上下更大功夫。

 

商业落地与未来趋势

英伟达表示,Blackwell已开始向合作客户出样,预计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进入规模部署阶段,首批上线的场景包括搜索引擎、自动驾驶平台、生物医药研发与大型工业仿真等。

云拓平台指出,Blackwell的商业落地将主要依赖以下几个趋势:一是“大模型即平台”的新范式将推动企业级客户构建专属AI大脑,Blackwell正好提供强力算力底座;二是边缘计算与集中式训练融合,推动异构资源调度方式变革;三是绿色AI需求崛起,Blackwell能效优势将成为部署关键考量。

总体来看,Blackwell不仅是一款新芯片,更是AI时代算力体系升级的战略标志。其登场标志着大模型生态的“硬件再定义”阶段正式开启,未来的竞争将不再是单点技术之争,而是以芯片为基础的系统级创新竞赛。

云拓平台将持续关注Blackwell在全球范围内的落地进展,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的适配与对接情况,并将为科技企业、科研机构提供前沿技术洞察与趋势分析,助力AI时代的产业决策与生态协同。